4月21日上午,在蓉舉行的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公布了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獎獲獎名單。
“深水鉆井升沉補償裝置-管柱-井控系統安全控制技術研發與應用”等35項成果獲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“超高蛋白抗倒高產大豆新品種的選育與應用”等69項成果獲二等獎 “人二倍體細胞培養狂犬病疫苗的關鍵技術及產業化”等139項成果獲三等獎。 英國杜倫大學的地質學教授亞歷山大·登斯莫爾獲國家科技合作獎。根據公開信息,他和同事共同開展了龍門山活動構造、汶川地震、蘆山地震等方面的國際合作研究,在龍門山活動構造與構造地貌等多方面取得了創新性的研究成果,為龍門山地震的預測和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抗震救災提供了科學依據。 與此同時,成都中醫藥大學梁繁榮教授、四川農業大學陳代文教授獲四川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。
一起來認識這兩位
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梁繁榮:
超5000例臨床研究 他向世界證明了“穴位的存在”
梁繁榮
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,隨行一位記者突然闌尾炎發作,需要手術。為避免意外,中方提出可用針刺麻醉,因為相比西藥它幾乎沒任何副作用。痊愈后,這位記者回國發表文章介紹針刺麻醉,讓針灸第一次走進國外大眾的視野。
從“知道”針灸到“接受”針灸,全世界走了幾十年。而四川科學家梁繁榮,是這幕后的“推手”。十幾年來,這位成都中醫藥大學首席教授、新晉四川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得主始終在干一件事——用現代科學方法,證明針灸的有效性。
“本世紀初國外還有學者發文說試驗證明,針灸沒用。當時我就腦子里就一個想法,這個問題(對針灸來說)生死攸關。”在他看來,大量實踐早已證明了針灸的有效性。至于外國專家試驗結果,梁繁榮直覺認為可能是操作不當等原因。
但這怎么向世界證明?
為此梁繁榮和同事啟動了規模空前的針灸臨床試驗。2006年至今,他們先后做了超過5000例對比試驗,涉及偏頭痛、消化不良、面癱等十多種疾病。
“理論是中醫的,臨床試驗則是西醫的,用盲選、隨機對照研究等現代科學認可的方法。” 梁繁榮介紹,團隊會通過造影檢查、心電圖等獲得相應評價指標,來反映使用和未使用針灸患者之間的差異。
大量試驗結果證明,針灸的有效率高達70%至90%。根據省科技廳提供材料,梁繁榮主持的針灸穴位效應特異性基礎研究,第一次系統、客觀回答了國際學術界對經穴效應特異性的質疑,為穴位的存在提供了科學證據。相關成果在國外頂級學術期刊發表后,直接推動了德國、英國、美國等將針灸治療偏頭痛等臨床常見疾病納入社會保險體系。
如今,針灸已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中醫治療方法之一。在英國倫敦,針灸診所超過1000家;在日本,針灸醫師數量甚至比中國還要多……梁繁榮和團隊,似乎可以歇一歇了。
只是他根本就歇不下來。相比過去,梁繁榮更愿意和記者聊手里正在做的事兒。“通過我們研究發現,穴位是‘活的’!根據身體狀況,它會發生變化!像有些穴位,平時按壓沒感覺,生病后再按就會覺得酸痛……”按目前進度,明年團隊就會有初步的研究成果。這一切,都比獲獎更讓他感覺興奮。
四川農業大學副校長陳代文:
獲農業部支持在全國推廣 他發明了養豬的“營養學”
陳代文
如何應對非洲豬瘟?陳代文提了一個應對方法:增強豬的抵抗力。
這并不是開玩笑。至少和這位四川農業大學副校長、新晉四川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得主合作的上百家養殖企業能證明,運用他在全球首創的抗病營養理論,成本無明顯增加,日常飼養中豬的病死率卻可以降低約20%。
但很長一段時間里,不少人把這項研究當成了“玩笑”。“之前有專家就死活轉不過彎來,認為讓豬抗病的只能是藥。做好豬的營養,怎么能抗病呢?”一次次“碰壁”,讓他哭笑不得。
其實這個理論在人類中已經很常見——通過健康飲食來提高免疫力。只是運用到豬身上,這在全世界也還是頭一遭。“讓豬免疫力更強,可以減少抗生素的使用,同時減少生病和死亡的幾率,是養豬高效生產、安全生產的前提。”
原理不復雜,但要實現還真不容易。陳代文改善豬營養的主要載體是飼料。“飼料中的營養,也就是常見的蛋白質、氨基酸這些。但關鍵是怎么配置!”他介紹豬和人一樣,不是說只吃補品就能身體好。只有適宜的組合,才能產生最好的效果。
陳代文和團隊每天重要工作,就是拿不同劑量和配方的飼料去喂豬,看它們身體狀況的變化。
根據省科技廳提供材料,陳代文實現了生豬養殖的營養模式變革,為保障生豬健康、減少抗生素用量提供了技術支撐,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,有效保障生豬生產和市場穩定供給。
如今,他和團隊成了全國養豬行業無人不知的“明星”。根據相關部門要求,今年7月1日起,全國豬飼料中不得再使用抗生素。“這種情況下,我們這套理論就很有用了。”他開玩笑般的“抱怨”,最近不斷有企業找上門來,尋求技術支持。
推廣養豬的“營養學”,成了陳代文一項重要工作。2018年起農業部就通過購買服務形式,將他的科研成果作為一項動物養殖的核心技術進行推廣。“我們現在就是要把技術‘傻瓜化’、實用化,從而推向全國。”
點擊下方鏈接,查看獲獎勵項目全名單!
https://cbgc.scol.com.cn/news/273738